如何加杠杆炒股 昔日两个“超级大佬”逼近退市悬崖! 海航、东方还有救吗?
资料显示,莱克转债信用级别为“AA”,债券期限6年(第一年0.30%、第二年0.50%、第三年1.00%、第四年1.50%、第五年1.80%、第六年2.00%。到期赎回价为110元(含最后一期利息)。),对应正股名莱克电气,正股最新价为21.65元,转股开始日为2023年4月20日,转股价为33.21元。
曾经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市值一度达到过千亿元的广汇汽车确认要退市了。
像广汇一样,当前A股一批上市公司股价加速跌至1元附近,不少甚至已经跌破1元。一些曾经的知名大企业正逼近退市悬崖,让背后无数投资者坐立不安。
今日价值线聚焦海航控股和东方集团两个昔日“超级大佬”。其市价在1元附近游荡多时,自救的冲锋号已经吹起,他们还能上岸吗?
A、海航控股
债务压顶,主业年年亏损,要进军直播了……
最近有多麻烦?
在破产重整、易主方大集团两年多后,海航再次濒临退市边缘。
6月28日,海航航空核心上市企业—海航控股盘中触及跌停,股价下挫至最低1元/股,创下历史新低,但市值仍有400多亿元。
7月1日,在股东增持利好刺激下,海航控股涨停反弹。随后股价在1元附近震荡,难言已经脱离危险区域。
截至7月30日收盘,海航控股股价报收1.06元/股,市值为458.1亿元,今年以来股价跌幅为22.63%。
海航的诞生是一个传奇故事。上世纪80年代,刚刚建省的海南省,想成立一家海南自己的航空公司,需要一个相对专业一点的人士来牵头。
1990年,曾任民航局处长的陈峰成为任海南省省长航空事务助理,带领王健、陈文理、李箐、李先华等人,牵头海南航空的组建工作。
陈峰受时任海南省省长刘剑峰重托,以百万美金筹建海航,而后勇闯华尔街,十进十出,说服索罗斯的量子基金重磅投资2500万美元,迎来了海航逐渐成为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的波澜壮阔史。
而如今,传奇跌落神坛。
其实,海航遇到麻烦不是这两年的事情了。公司扣非净利润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6年亏损,这反映出公司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多年维持较弱水平。
特别是2020年,海航控股实现净利润巨亏640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557亿元,刷新了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亏损的记录。
今年一季度,海航控股净利润持续增长,达到6.87亿元,已超越去年一整年的水平。不过,海航控股仍存在沉重的债务负担,而如何获得足够的资金推动市值管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方大集团入主后,2021年末,海航控股的总负债金额降至1323亿元,资产负债率仍高达92.34%。近两年来,海航控股的负债率又出现走高趋势,截至今年一季末,其资产负债率为98.46%。
在巨额债务背后,海航控股的财务费用压力也较为显著。2023年,海航控股所支付的财务费用高达53.31亿元,约为营业总收入的9%。今年一季度,该公司财务费用12.01亿,而去年同期则为-1926.7万,同比增加12.2亿。
与此同时,海航控股的账面资金并不宽裕。截至今年一季末,海航控股的货币资金为93.75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一季报显示,海航控股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154亿。
除了债务上的压力,海航控股还出现客运量大幅减少的问题。
截至2019年3月底,海航尚运营474架飞机,但到了当年底机队规模已降至361架。2024年3月末,海航运营飞机仅340架。也就是说,相比于2019年,海航机队规模减少了134架。
机队规模的缩减直接影响了客运量。月度经营数据显示,海航控股2024年一季度客运量达到1667.87万人次,相比2019年同期的2151.01万人次减少22.46%。
与之相比,其他五家上市航司尽管增速有差异,但较2019年同期都保持正增长。
昔日辉煌的海航,为何跌落神坛?
海航的高速扩张要从二十年前说起。2003年,集团创始人之一的陈峰卯足劲大步前行,将美兰机场、新华航空等收入囊中。未料到转头遇上了非典,海航第一次亏损14亿多。很快,海南省政府15亿元注资表示支持。
2008年金融危机,海航那年又亏了14个小目标,危难时刻,海南政府又一次拿出了15亿元注资。海南政府的支持,其实一直未离开过海航。
关于海航集团的膨胀速度,有这样一组数据:2009年,海航集团旗下公司不到200家;2011年初,集团旗下公司接近600家。2年时间,公司数量就扩大了3倍!
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在爆发流动性危机的2017年,海航的疯狂程度再上台阶。
当年,海航以22.1亿美元收购曼哈顿公园大道245号大楼;持续增持德意志银行股份,在5月份持股比例升至9.92%,成为德银最大股东;以20亿美元收购香港惠理集团;以7.75亿美元收购嘉能可石油存储和物流业务51%的股权;以13.99亿新加坡元(68.72亿元人民币)收购新加坡物流公司CWT。
2016和2017两年间,海航集团净投资就高达5600亿元!通过内保外贷拼命买买买,把资产往国外转移,把公司国际化。陈峰不愧为“空手套白狼”的高手,各种手段用尽。
根据Wind数据,2016年年中,海航集团的总资产为5428亿元,到了2017年底,其总资产规模飙升至12319亿元。
在最巅峰的2017年,海南航空更名为海航控股,但一些变化已经开始发生了。
当年,人们开始发现这家企业外强中空,似乎有点问题。比如有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海航旗下的首都航空在前年就已经因为资金短缺问题,无法支付飞机维修费,导致至少10%的飞机无法工作等等。随后,海航的问题不断暴露,短短四年后,海航集团就走上了破产重整的道路。
为了使公司渡过难关,海航集团开始对外出售子公司,短短一年内,海航集团对外出售了300多家名下子公司。
有时候越是迫切卖一样东西,就越是卖不出去,在业内,海航的财务窘境已人尽皆知,为了抢占“买方市场”的红利,卖家们购买海航集团子公司时大肆压价,海航曾经47亿收购的文思海辉,经过一轮商业压价,只能以5亿的价格地价卖出。
后来,海航集团创始人之一的陈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海航集团原来的战略是以规模为导向,大了以后再在资本市场慢慢做强,这有个步骤问题。只是现在大了以后你先承受不了……海航集团自身发展偏离主业,节奏把握不好、严重性估计不足。”
以规模和多元化为导向做企业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海航的问题在于,其规模化和多元化是凭借高杠杆建立的。
只要流动性危机的危机开了头,一切就将走向毁灭。
随后疫情的来袭,整个行业过苦日子,更是加速了公司的崩溃。
戏剧性的是,公司最早期的两位创始人大佬,一个在国外扑簌迷离的死亡,一个锒铛入狱,最后公司易主。
能否拯救成功?
为保壳,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开始努力了。
在股价下挫至最低1元/股后的6月30日,海航控股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之一致行动人计划以合计500万美元至1000万美元增持公司B股股份。
同属方大集团的方大炭素也伸出了援手,方大炭素7月7日晚间公告,拟在未来6个月内使用6000万元~1.19亿元,对海航控股A股股票进行投资。
同时,公司宣布,拟与间接控股股东海航航空集团共同出资设立海航优选,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其中海航控股以货币出资1530万元,持股比例为51%,海航航空集团以货币出资1470万元,持股比例为49.00%。
海航优选主营业务为互联网直播、销售业务等。海航控股称,该合资公司的设立有利于公司充分挖掘自身资源潜力,通过搭建直播平台,提升公司机票、辅营产品等销售,同时利用直播平台拓展业务范围,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早在今年5月,海航航空集团曾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布电商直播团队招聘简章,其中表示,“直播电商作为2024年海航航空集团重点规划项目,将以打造头部直播间为目标,创新海航销售模式。”
招聘简章中提到了直播场景是飞机上,主播则是乘务人员,“我们的乘务主播团队人数众多、专业素质高、形象气质佳,在飞机上为观众提供专业的航空知识和有趣的直播内容,使得我们的直播更具特色。”
海航航空还表示,“作为航空公司,有着独特的民航神秘感。在我们的直播中,观众将有机会一睹空中飞行的真实场景,了解飞机的内部结构和飞行员的生活,这将为我们的直播增添独特的魅力。”
飞机、空姐、美女、直播这些词汇能否在资本市场讲出新故事?但负债率爆表,且主业已经连续6年都不挣钱的海航控股等得起吗?中小投资者又等的起吗?
新的增量挖掘固然重要,但是对于现在的海航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航空主业的持续复苏。三年特殊时期,四大航空公司亏损惨重,尤其是2022年,四大航司累计亏损近1300亿,算是亏损最厉害的一年。
从2024年一季度觉得数据来看,海航的经营正在略微好转,未来海航能否在竞争加剧的行业中存活下来,仍需要耐心观察。
B、东方集团
东北前首富,怎么就不“灵”了?
75万元引发的重整
6月下旬以来,东方集团接连爆雷,公司股价从1.2元附近一口气跌到了最低6毛左右,10万股东无比糟心和焦虑。
截至7月30日收盘,东方集团股价报收1.05元/股,市值为38.42亿元,今年以来股价跌幅为47.24%。
先是曝出合计逾16亿元资金被“锁”在集团财务公司。
6月18日,东方集团公告称,公司收到东方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书面回函,因东方财务近期流动性暂时趋紧,公司及子公司在东方财务存款出现大额提取受限。截至2024年6月17日,东方集团及子公司在东方财务存款余额为16.40亿元,贷款余额为6.66亿元。东方集团表示,公司及子公司在东方财务存款大额提取受限,将增加公司短期流动资金周转压力,对公司生产经营和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紧接着又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黑龙江证监局对东方集团和孙明涛、康文杰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与此同时,公司大股东东方润澜因债务违约及股票价格下跌,持有公司部分股份被强制平仓。
但这一切并未结束。
雪上加霜得是在几天后的6月26日,公司公告称,因拖欠东辉建筑75.23万元工程款,公司已被申请进行重整。
一下子东北前首富,公司实控人张宏伟75万都还不了的新闻全网大肆传播。
真应了那就话: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张宏伟的事业起步于建筑,从一个普通“包工头”开始。1984年,张宏伟成立了哈尔滨东方建筑公司,四年后公司更名“东方企业集团”,并在1994年年初登陆A股市场,主营业务为大米加工销售、油脂加工销售、豆制品加工销售、农产品购销及农业供应链服务等。
东方集团是黑龙江省首家股票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民营企业,也是中国最早实行股份制改造并获准上市的民营企业之一,比卢志强的泛海控股上市时间还早了大半年。
1994年,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张宏伟名列第二,仅次于新希望的刘永好兄弟,成为当时的“东北首富”。
风生水起的张宏伟开始玩起了资本运作,通过重组、收购等的方式,投资了锦州港、民生银行、新华人寿等企业。
目前东方集团参控股四家知名上市公司:东方集团、联合能源、民生银行、ST锦港,主要投资和经营现代农业及健康食品、石油天然气及新能源、信息安全、金融、资源物产、港口交通、新型城镇化开发七大产业。
截至3月31日,张宏伟通过西藏东方润澜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东方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上市公司30.11%的股份。
如何走下神坛?
东方集团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
东方集团在2007年大牛市中市值曾达750亿元左右,但在2008年熊市又跌破百亿。2015年牛市时市值又曾回到491亿元,但自那以后,东方集团的股价便似日落西山,一年比一年低,9年时间,股价从2015年的13元跌到了如今的1元。
近年来,公司业绩持续亏损。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分别亏损17.19亿、9.96亿和15.57亿。
2023年末账面有货币资金31.79亿,可带息债务高达186亿,短期借款余额81.57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52.57亿。
更为要命的是受限资产合计269.81亿,占净资产的164%,除了存货、股权投资,还有不少固定资产等,为啥受限呢?因为用于抵押贷款了。账面上看着有钱,就是取不出来,那么整个资金链就陷入到一个死循环。
仔细来看,东方集团的业务结构太复杂了,很多业务根本不赚钱,很大程度上靠着民生银行的投资撑了很多年。
从年报看,让东方集团亏损的大头是房地产,2023年公司房地产业务亏损了18.3亿,智慧农业业务也在亏损。
民生银行一旦收成不好,那就直接影响东方集团的盈亏。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2016年东方集团盈利7.62亿,而2020年盈利2.4亿。投资赚的钱,归属母公司的时候要覆盖其他地方的亏空……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东方集团持有民生银行12.8亿股,占总股本2.92%,其中质押12.68亿股。目前,张宏伟任民生银行副董事长。
同时,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带来了管理上的复杂性,但公司在不同业务板块之间的资源调配和风险控制却未能跟上。
此外,实控人在财务操作上的不透明,导致公司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这种操作不仅让外界对公司失去了信心,也使得监管部门不得不介入调查。
会拯救成功吗?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集团股价在6月24日至7月15日,连续16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可谓是被逼到退市的悬崖边。
东方集团也多次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存在因股价低于1元而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但公司和实控人也在为自救努力着。
目前,东方集团已正式进入预重整程序,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这是公司为了恢复持续盈利能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同时公司积极与债权人沟通,争取债权人的理解和支持,为重整计划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此外,公司实控人张宏伟先生向公司出具了《关于化解财务公司相关风险的承诺函》,承诺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资产处置等方式支持东方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化解流动性资金不足问题,保证公司在东方财务公司存款的安全性、流动性。
无论是重整还是破产,都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希望在监管部门的介入下,真相能够早日大白,相关责任人能够得到应有的惩罚。对于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说,他们的损失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挽回。
写在文后:
不同于广汇汽车,海航和东方在退市的悬崖边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度。但能否拯救成功,还需观察。
即使救市成功,公司的经营和股价恢复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例如康美药业在尘埃落定、摘帽后股价依旧长期萎靡。当前大环境下,这些公司的股价注定很难V形反转,一飞冲天。
但这些公司从“大”到“小”的血泪经验值得太多公司借鉴和思考,现在危急的不仅仅是海航集团和东方集团这两个昔日大佬,还有很多!
他们不外乎以下几个特征:财务高杠杆、经营多元化、内控管理不完善……走弱的逻辑是清晰的,自救的过程是痛苦的。
最近多位企业家在社交媒体谈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做企业是快速做大,还是做强做长?
前些年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有一个误区总是想法设法快速把企业做大,特别是花钱去上了一些企业管理课程的人,为了面子地位,拼命的做大,结果适得其反。很多都是找死。恒大的“皮带哥”专心做地产已不易,又拼命去做电动车,冰泉,负债达到2万亿以上,但是结果呢?企业死了,人也因巨额债务被抓了!
做强做久应该成为企业发展一种新的方向!现在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5年,而日本百年企业有两三万家,我们国家的百年企业只有1200多家。
如果我们有更多企业有10年,50年,100年的持续发展期,A股投资者的感受必将完全不一样,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不仅仅需要口号,需要行动,需要真实的案例……
本文源自:价值线如何加杠杆炒股
上一篇:金融类股票是哪些股票 向世界展示并传承中国民歌文化 下一篇:可靠的炒股配资 高测股份: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第三次临时报告(2024年度)